你一定能上岸:最新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六版课后题答案解析全__红鱼考研考证刷题软件题库_大学课后答案_考试学习资料网__红鱼学习网

刘鸿文《材料力学》课后题解析与学习要点

【摘要】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刘鸿文《材料力学》第六版中的课后习题,并通过解析提供学习要点。以下是对部分习题的详细解答和解析。

【正文】

一、材料力学课后习题解析

  1. 绞车扭矩与轴直径计算

题目:绞车由两人同时操作,若每人在手柄上沿旋转的切向作用力F均为0.2kN,已知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[τ]=40MPa。试求:(1) AB轴的直径;(2)绞车所能吊起的最大重量。

解析:(1) 施加在摇手处的外力偶矩为M,则AB轴上的最大扭矩T = M/F。根据扭转切应力强度条件可得AB的直径d = √(4τT/π)。代入数据计算,得到d=22mm。

(2) 绞车所能吊起的最大重量W = T/g,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,取9.8m/s²。代入数据计算,得到W = 0.22 * 0.2 * 1000 / 9.8 ≈ 44.9N。

  1. 简支梁挠度叠加原理

题目:如图所示简支梁,已知P作用在C点时,在C、D点产生的挠度分别是δ1、δ2。则当C点和D点同时作用P,在D点引起的挠度δD =_

解析:根据挠度叠加原理,C点作用P时,D点挠度为δ2;D点作用P时,D点的挠度为δ1,进行叠加有D点的挠度为δD = δ1 + δ2。

  1. 材料塑性判断

题目:工程上通常以伸长率区分材料,对于塑性材料有四种结论,哪一个是正确?( ) A.δ<5% B.δ>5% C.δ<2% D.δ>2%

解析:通常把断后伸长率δ>5%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,把δ<2%~5%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。故正确答案为B。

二、学习要点

  1. 理解扭转切应力强度条件,掌握轴直径的计算方法。
  2. 掌握挠度叠加原理,能够解决简支梁的挠度问题。
  3. 了解材料的塑性判断标准,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。

【结语】

通过本文对刘鸿文《材料力学》第六版课后习题的解析,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。在学习过程中,建议读者多做练习,巩固知识点,提高解题能力。

【结语】

用我们的资料,您一定能上岸!一定能上岸!一定可以的!

通过红鱼学习网报考人力资源证,只需简单几步,即可开启您的职业发展新篇章。赶快行动起来,为自己充电加油吧!
点击网址快速查看考证资料:【红鱼学习网】http://hongy.100xuexi.com,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,走向成功人生。

您好,这边给您发免费的3万种考证资料,祝您上岸~

考证上岸免费资料,微信:Catfire1688

关注官方公众号:红鱼学习网,免费获取10万种考证资料。

用我们的资料,您一定能上岸!一定能上岸!一定可以的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