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中国地理期末考试重点笔记__大学资源库

‘ 中国地理期末考试重点笔记

一、概况

  1. 地理位置和范围
  • 海陆位置:亚洲东部,太平洋西岸,临渤海-黄海-东海-南海,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。
  • 经纬度位置:4°N-53°N(分属热带和北温带),73°E-135°E(分属五个时区)。
  • 范围: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;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;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;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。
  1. 邻国
  • 14个陆上邻国,6个隔海相望国家。
  1. 行政区划
  • 34个省级行政单位,包括23个省、5个自治区、4个直辖市、2个特别行政区。
  1. 民族
  • 56个民族,汉族人口最多,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。
  • 各民族大杂居、小聚居,汉族分布遍及全国,集中在东部、中部;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、西北、东北等边疆地区。
  1. 人口
  • 东部人口多,人口密度较大;西部人口少,人口密度小。
  • 人口密度线: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。
  • 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偏大。
  • 城市发展政策: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,合理发展中小城市,建设新型乡镇,大小城市有机结合,城乡人口合理布局。
  • 侨乡:广东、福建。
  • 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:控制人口数量,提高人口素质。 二、地形
  1. 地形总体特征
  • 地势西高东低,呈阶梯状分布;地形多种多样,山区面积广大(2/3)。
  1. 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
  •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;
  • 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、沟通东西交通;
  •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,落差大,产生巨大水能。
  1. 主要山脉
  • 东西走向:天山—阴山;昆仑山—秦岭;南岭
  • 东北—西南走向:台湾山;长白山—武夷山;大兴安岭—太行山—巫山—雪峰山
  • 弧形山脉:喜马拉雅山
  • 其他走向:阿尔泰山、祁连山;横断山脉、贺兰山
  1.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
  • 青藏高原: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
  • 内蒙古高原:我国第二大高原,地面坦荡
  • 黄土高原: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,地表千沟万壑
  • 云贵高原:地势西高东低,石灰岩广布
  • 塔里木盆地:周围高山环绕,内部平坦、沙漠广布
  • 柴达木盆地: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
  • 四川盆地:周围山岭、高原环绕,内部多低山、丘陵、西部有成都平原
  • 东北平原:我国最大平原,海拔多在200米以下,地势坦荡
  • 华北平原:我国第二大平原,海拔多在50米以下,地势平坦
  • 长江中下游平原:我国第三大平原,地势低平,典型的水乡和“鱼米之乡”
  1. 三大丘陵
  • 辽东丘陵、山东丘陵、东南丘陵 三、气候(气温和降水)
  1. 影响气温的因素
  • 纬度、地形、洋流、海陆位置、天气的阴晴影响气温的空间分布;
  • 昼夜、季节变化影响气温的时间分布;
  • 人类活动也有影响,如热岛效应、全球变暖等。
  1.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
  •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,北方太阳高度角小,太阳辐射少,昼长时间短,更靠近冬季风源地;
  •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(青藏高原和天山、大兴安岭除外),北方太阳高度角小,但昼长时间长。’
    点击网址快速查看考证资料:【红鱼学习网】http://hongy.100xuexi.com,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,走向成功人生。

考证上岸免费资料,微信:Catfire1688

关注官方公众号:红鱼学习网,免费获取10万种考证资料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